各位伙伴大家好,正所謂,陽春三月,春暖花開,氣溫回升,小麥地里的蚜蟲此刻也開始“忙碌”起來,為更好守護國家糧食安全,堅決打贏防蚜“戰役”,今天,小編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小麥蚜蟲那些事。
★ 小麥蚜蟲危害
小麥蚜蟲又稱膩蟲,屬于同翅目(Homoptera),蚜科,是世界性農業害蟲,也是我國小麥的重要害蟲之一。小麥蚜蟲主要是通過吸取寄主汁液、大量聚集在葉片、莖桿和穗部排泄蜜露等影響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,傳播病毒導致小麥黃矮病和黃葉病的發生,造成小麥減產。同時,也嚴重危害小麥的營養品質,使小麥面粉中的粗蛋白、氨基酸、維生素等含量下降。
★ 影響小麥蚜蟲種群動態的主要因素
影響小麥蚜蟲種群數量主要有三方面因素:營養、氣候和天敵。
1、營養。小麥蚜蟲的發生與消長與小麥生育期營養密切相關。冬前小麥苗期,小麥蚜蟲從夏寄主遷入小麥田定居、繁殖,建立種群并傳播病毒和危害。小麥分蘗期出現蚜蟲量小高峰,但因營養及溫度不適宜,發生數量少,且危害輕;小麥返青拔節期,隨著營養條件改善及氣溫回升,小麥蚜蟲發生呈現增加趨勢;小麥抽穗揚花期,蚜蟲數量劇增,小麥灌漿期,蚜蟲數量達到頂峰,且危害最重;小麥乳熟期后,營養條件降低,有翅蚜比例增加,開始向越夏寄主遷飛,蚜蟲數量驟降。
2、氣候條件。小麥蚜蟲發生、消長與溫度、適度、風雨條件密切相關。一般情況下,小麥蚜蟲發生的最適宜溫度為15-25℃,相對濕度40%-80%。同時,風雨天氣會損傷小麥蚜蟲口器,通過雨水沖刷可消滅大量小麥蚜蟲。
3、天敵動態。小麥蚜蟲的主要天敵有瓢蟲、蜘蛛、蚜繭蜂等。當天敵與蚜蟲比例大于平衡狀態比例時,蚜蟲數量得到明顯控制;反之,蚜蟲數量增長。
★ 現階段蚜蟲防治存在問題
1、防治時間不當。現階段,農業生產過程中防治蚜蟲存在過早或過晚情況。一般情況下,農戶見蟲用藥,次數增加,帶來成本投入增加,此外,此時蚜蟲已影響小麥正常生長;過早用藥造成蚜蟲抗藥性增加,后期防控壓力較大。
2、防控藥劑選擇不合理。部分用戶在選擇藥劑時未有效識別,使用沒有資質藥劑增加防控成本的同時未有效達到防治效果。此外,盲目選擇藥效強的藥劑,殺滅蚜蟲的同時對天敵等生物種群造成不良影響;藥效強的藥劑持效期較短,殘留期較長,農藥殘留影響小麥品質的同時威脅人類身體健康。
3、小麥種植范圍廣,蚜蟲分布較為隱蔽,在實際防控過程中,用水量不足,施藥范圍不均勻等導致小麥蚜蟲快速蔓延,防治效果不理想。
★ 小麥蚜蟲綜合防治技術
1、農業防治。選用抗、耐病品種,此措施簡單、直接、高效;合理輪作,條件允許情況下,選擇與油菜等輪作,創造不利于蚜蟲發生的環境條件;適期晚播,可有效防止冬旺,錯開蚜蟲遷入高峰期,同時可有效減少地下害蟲危害。
2、生物防治。小麥蚜蟲天敵眾多,利用天敵優勢,達到科學、綠色控蚜效果。
3、化學防治。選擇含有吡蚜酮、噻蟲嗪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有效成分進行小麥種子處理及后期葉面噴霧等。
小麥蚜蟲的防治是科學、綜合防控。一方面在小麥種植前期,平整土地,優化田間環境,利于小麥健康生長,不給蚜蟲發生可乘之機。此外,在后期,要加強田間管理及巡田過程,適時合理用藥,高效防控蚜蟲。在這里給大家推薦西大華特生產的華特凱歌(26%噻蟲嗪·高效氯氟氰菊酯)10-20ml/畝、翅清(8%噻蟲胺·高效氯氟氰菊酯)30-40ml/畝,二者在小麥蚜蟲防治上均有良好田間表現。
★ 華特凱歌三大核心優勢:
◆ 復配制劑,多作用位點,抗性低,效果好
◆ 加入抗癢劑,減少傳統功夫造成刺癢感
◆ 觸殺、胃毒雙重方式,兼具速效性與持效性